2009年5月11日 星期一
[+/-] : 西港刈香~鬥牛陣 . 水族陣 .白鶴陣 .蜈蚣陣
在這裡我把有關動物的陣頭都一起介紹
非常可愛的新港鬥牛陣 大約成立於民國五十餘年
俗稱「海反」的西港鄉南海埔水族陣 也是西港香的特有陣頭
水族陣主要裝扮成員有龍頭、鷹、海鳥、龜(以上為男生)
鱟、蝦、蚌、螃蟹、章魚、仙女、鯉魚(以上為女生)等角色
本文開頭那張是蚌殼精
下面是海龍王與玄武
超引人注目的樹仔腳寶安宮白鶴陣 是全台唯一的喔!
寶安宮白鶴陣始創於西元一九二八年 非常古老
今年沒看到蜈蚣陣 就放上前幾年在我家附近拍到的作參考(蕭瓏香)
百足真人蜈蚣陣是最大也最有名的陣 「蕭瓏香」有108節為最長
西港刈香的蜈蚣陣共66節 上面坐著小小孩 蜈蚣頭、尾都是由紙糊業者捏製而成的
聽說鑽完蜈蚣陣可以保平安 可是沒有一次可以鑽完的 實在太累人啦!
在夏天穿成這樣應該很熱吧!
...
Read more
[+/-] : 逗鬧熱~西港刈香(己丑香科 )小記
小時候就知道西港刈香是三年一度的大事
各式陣頭與神轎會在台南縣96村莊中廟宇到處巡演
父親是佳里鎮港墘仔村的人 主要廟宇是港興宮 今年抽到13號
這個村莊的人組成的國樂團體"天子門生" 保留自清朝流傳下來的古音
祖父是其中一員 負責二胡彈奏 也會在各廟宇四處巡演
祖母信仰虔誠 總會幫忙準備給工作人員的吃食..以及掃香路維持清潔
叔叔伯伯們則負責扛神轎
在幼年時小小心靈中 感覺這可是不得了的大事
家中為此忙的不可開交
看高蹺表演與七爺八爺 還有鑽蜈蚣陣 被逼著喝符水 吃千里眼順風耳脖子上掛的餅
都是我童年時的難忘回憶
2009年5月10日,11日是西港刈香的倒數兩天
也是high到最高潮的兩天
正逢母親節 因此我幸運地趕上這場盛會
自從我出外念書後就再也沒有回來看過了
參加後真不知該怎麼形容 熱血沸騰 戰慄 熱淚盈眶
種種感受紛至沓來 淹沒了我
我感覺到道地鄉民的熱情奔放與真誠信仰
逗鬧熱~群眾在砲火聲 歌舞聲中 體會共同的身體經驗
各村庄的陣頭與民眾彙集到西港來
陣頭展現平日辛苦勤練的結果 群眾也不吝於給予掌聲
因為陣頭中成員有許多正是觀眾的家人 可能是女兒 父親或阿姨
為了讚頌神明 大家齊心合作 揮汗演出
聽聞叔叔說大甲媽有很多黑道介入 流於商業化
他也說台南縣有這樣的寶貝 都不懂得大肆行銷 請媒體報導發展觀光 真的很可惜
但想想 若真的這樣做了 這樣的傳統活動還能維持原有的味道與風貌嗎?
希望文建會指定無形文化資產不只是流於形式 而能有更具體的行動措施
比如村莊壯丁外流,陣頭組織的維持,文化觀光的經營等問題 都仍待解決
期望我的故鄉文化能夠成功存續下去 讓我的子孫也能有機會參與
* 以下引用自中央研究院週報 第1114期 謝國興"台灣南部廟會的陣頭:從素蘭陣談起"
~大家所熟悉的大甲媽祖每年七天八夜遊行繞境活動中,具有可看性的表演陣頭幾乎沒有,相反的,台南、高雄地區大型廟會的民俗或社區性表演陣頭每次常多達數十個。
台灣南部廟會的一大特色是表演性的「陣頭」數量多而且多元。「陣頭」也者,在廟會香陣(出香、進香、刈香的隊伍)「前頭」、「裏頭」活動的各種具宗教儀式性與表演性(使廟會活動顯得熱鬧的)團體均屬之。傳統陣頭的主要意義與價值在於它是地方居民自組的「庄頭陣」(相對於僱請表演的「職業陣」)。 ~
相關連結:
台灣第一香--西港慶安宮
http://tw.myblog.yahoo.com/gishun-lee/article?mid=5833&prev=5836&next=-1
歡迎來到台灣第一香慶安宮千歲爺駕前康.辛二元帥的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jw!HuiK8NKTQE7X14S5x3u0DRLK.g--/
...
Read more
[+/-] : 新聞剪輯~台灣第一香 西港刈香民俗活動 列國寶
故鄉的驕傲!!!
沒想到我從小看到大的西港刈香 竟然被指定為無形文化資產了!
真是與有榮焉!
【大紀元2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楊金城/新營報導〕
「台灣第一香」西港鄉慶安宮的「西港刈香」民俗活動,文建會通過指定為國家級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繼「雞籠中元祭」後,「西港刈香」是第2個國定民俗活動,也是南縣第1個國家級無形文化資產。
縣府文化處說,南縣9個縣定民俗活動,除西港香通過認證「升格」為國定民俗活動外,鹽水元宵蜂炮民俗活動也已提報文建會審查,元宵節時文建會曾進行現勘。
西港香傳喜訊,文化處和慶安宮均十分興奮,盼文建會和文史團隊合作保存文史和文物,代代薪傳西港香;今年國曆5月6日至11日慶安宮即將舉辦3年1科刈香醮典,更受信眾注目。
文建會是以西港香「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人民重要信仰儀式,顯示藝能特色」、「民俗藝能之發展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等3項理由,將其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活動,並以西港玉敕慶安宮為其保存團體。
民俗文史專家黃文博說,西港慶安宮創建於西元1712年,主祀天上聖母、城隍境主和中壇元帥,刈香遶境活動一般叫「西港仔刈香」,俗稱「西港仔香」,起源西元1784年的八份姑媽宮甲辰科香科遶境,西元1823年第14科起改由慶安宮接辦,西元1847年因重建廟宇落成而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擴大遶境涵蓋96村,成為「台灣第一香」。
西港刈香由各庄頭出動各式陣頭遶境,並「南巡」至鹿耳門天后宮「請媽祖」,是西港香特色。
獲指定國家民俗活動 西港刈香更上層樓
(中央社記者楊思瑞台南縣3日電)
台南縣傳統民俗活動「西港刈香」,自清朝乾隆時期延續至今225年未中斷,素有「台灣第一香」美稱,今年獲行政院文建會指定為國家重要民俗活動,地位更上層樓。 俗稱「西港仔香」的西港刈香,起源於西元1784年的八份姑媽宮甲辰科香科遶境,1823年第14科起改由慶安宮接辦,1847年因重建廟宇落成舉行首科王醮,開始有王船祭典,擴大遶境規模,範圍涵蓋台南縣佳里、西港、七股、安定等鄉鎮,及台南市安南區共96村、庄。
慶安宮建廟之初並未舉辦香科活動,但因地方在某年初夏瘟疫盛行,當時醫學尚未發達,一切醫療皆仰賴神明,地方父老惟恐疫病蔓延,邀集各部落代表,持齋入宮求乞,祈請諸神發揮威力掃除瘟疫;此舉應驗後,百姓準辦牲禮酒饌入宮叩拜,之後開始接辦刈香活動。
西港刈香每3年1科,逢牛、龍、羊、狗年的農曆4月後旬舉行,今年為第76科香,前後共225年未中斷,遶境陣頭規模龐大,因此獲得「台灣第一香」美稱。
西港刈香祭典正式醮期一共6天,第1天前往王船地請王,第2天凌晨做火醮、白天前往台南市鹿耳門的開基天后宮謁祖,第3天王爺開始出巡繞境3天,第6天中午燒王船、恭送保生大帝鹿耳門媽祖回駕,下午舉行普渡。
在遶境活動時,來自各庄頭、廟宇的花鼓陣、蜈蚣陣、水牛陣、白鶴陣等文武陣頭齊聚,蔚為民間遊藝大會串;遶境隊伍經過時,沿途民眾在門口擺香案焚香膜拜,信眾也會在這段時間湧入慶安宮乞求平安,並奉獻將與王船一起火化的各項供品。
行政院文建會今年以「風俗習慣之歷史傳承與內容顯現人民生活文化典型特色」、「人民重要信仰儀式,顯示藝能特色」、「民俗藝能之發展與變遷,其構成上具有地方特色,且影響人民生活」等三項理由,將西港刈香指定為國家級重要民俗活動,未來會有更多人正視刈香活動的內涵,地方民俗文化也更得以繼續流傳。980503...
Read more
2009年5月10日 星期日
[+/-] : 玻璃 vs. 博物館
去大阪民族學博物館參觀時
為他豐富多元的藏品感到驚訝之餘
更發現這些珍貴的文物 竟然就這樣毫無阻隔的放置在觀眾面前
巡視的館員也不多 完全不怕人碰壞
我很好奇他們如此做的考量是什麼?
在"誰在操縱我們"一書中曾讀到一段話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玻璃是商人單方面的權力象徵..讓你無法擁有.."
讓我聯想到 玻璃是否也是博物館權力的象徵?
知識與文物是館方所掌控的 觀眾絕對無法擁有
台灣的博物館總是把物件放在玻璃箱櫃中讓人觀看
我了解因為安全的考量必須如此
相對於此 在民族學博物館卻似乎全然無此顧慮
這讓我感受到一種快樂 那是一種被信任感
隱約覺得 民族學博物館認為物件是屬於大眾的
而人是不會任意破壞屬於自己的東西的
所以他放心的把物件無阻隔的陳列
像在把自己的寶物秀給朋友看那樣 驕傲卻無私
總會覺得玻璃會製造一種 裡面的文物是真空 沒有脈絡的感覺
也會有一種精英文化的氛圍 讓人覺得物件難以靠近且沒有生命力
少了一層玻璃
不僅少了玻璃的反射阻礙觀賞
也讓人心理的距離無形消失
而更能接受與欣賞各種文化的美
參觀民博也讓我發現
要製造展場的崇高感 除了玻璃之外
用大量的物件轟炸觀眾 一樣可以製造魄力!...
Read more
為他豐富多元的藏品感到驚訝之餘
更發現這些珍貴的文物 竟然就這樣毫無阻隔的放置在觀眾面前
巡視的館員也不多 完全不怕人碰壞
我很好奇他們如此做的考量是什麼?
在"誰在操縱我們"一書中曾讀到一段話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玻璃是商人單方面的權力象徵..讓你無法擁有.."
讓我聯想到 玻璃是否也是博物館權力的象徵?
知識與文物是館方所掌控的 觀眾絕對無法擁有
台灣的博物館總是把物件放在玻璃箱櫃中讓人觀看
我了解因為安全的考量必須如此
相對於此 在民族學博物館卻似乎全然無此顧慮
這讓我感受到一種快樂 那是一種被信任感
隱約覺得 民族學博物館認為物件是屬於大眾的
而人是不會任意破壞屬於自己的東西的
所以他放心的把物件無阻隔的陳列
像在把自己的寶物秀給朋友看那樣 驕傲卻無私
總會覺得玻璃會製造一種 裡面的文物是真空 沒有脈絡的感覺
也會有一種精英文化的氛圍 讓人覺得物件難以靠近且沒有生命力
少了一層玻璃
不僅少了玻璃的反射阻礙觀賞
也讓人心理的距離無形消失
而更能接受與欣賞各種文化的美
參觀民博也讓我發現
要製造展場的崇高感 除了玻璃之外
用大量的物件轟炸觀眾 一樣可以製造魄力!...
Read more
訂閱:
文章 (Atom)